子宮內膜異位癥
概述
有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,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癥。異位的子宮內膜可生長在遠離子宮的部位,但絕大多數局限在卵巢和子宮,骶韌帶等盆腔組織。本病為進行性發展的良性病變,具有遠處轉移和種植能力。近年來該病發病率有上升趨勢,已成為婦科常見疾病,有報告約占婦科腹部手術的50%,本病多發生于30-40歲婦女,治療可根據患者年齡、癥狀、病變部位及范圍選用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。
臨床表現
1、痛經
繼發性和漸進性痛經為特征,月經周期性發作,月經前1-2天開始下腹墜痛,肛門墜痛,經期第二天達高峰,經期結束癥狀緩解。
2、性交痛。
3、不孕。
4、月經異常
月經量增多或經期延長。
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 是不孕
5、急腹癥
卵巢巧克力囊腫破裂而出現急腹癥的癥狀。6.子宮后傾、粘連固定,子宮直腸陷凹內,宮頸峽部、子宮骶骨韌帶可捫及觸痛結節,附件部位可觸及不活動囊性包塊。這些結節或包塊在月經前增大,經后縮小。
診斷依據
1、繼發性,漸進性痛經,檢查子宮活動受限,子宮骶骨韌帶或子宮直腸凹內有觸痛性結節。
2、應用合成孕激素或雄激素,痛經減輕。
3、B超或CT檢查提示子宮后壁有囊性包塊。
4、腹腔鏡或剖腹探查取活組織檢查診斷。
治療原則
應根據患者年齡、癥狀、病變部位及范圍以及對生育要求等因素綜合考慮。癥狀輕,采用藥物治療;癥狀重,盆腔病變重者,采用手術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