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研究表明,導致我國產婦死亡的一大因素為產科出血,其中,晚期產后出血所占的比例尤為大,但到目前為止,世界上對于晚期產后出血的資料沒有一個較為全面和詳細的,,所以,今天媽網百科就來跟大家聊聊晚期產后出血的定義。
什么是晚期產后出血
對于這個概念,世界上還沒有一個詳細的定論,而普遍比較認可的一個說法是指產后24h后發(fā)生的子宮大量出血,又稱為產褥期出血。晚期產后出血以產后1~2周發(fā)病者居多,也有發(fā)生于產后8~10周以后者,更有時間長達產后6個月者。在我國,有學者曾以出血量500ml作為界值進行相關研究。
導致產后出血的原因
1、子宮切口感染、潰瘍
因解剖、切口位置選擇不當、縫合技術欠佳及感染等因素因素有關。
2、胎盤胎膜殘留
宮腔內的殘留胎盤組織發(fā)生變性、壞死、機化,形成胎盤息肉,當壞死的組織脫落時,暴露基底血管,引起大量出血。
3、子宮復舊不全
在產后2-3個星期內,由于宮腔感染,胎盤附著面復舊不全,導致胎盤面血栓脫落,血竇重新開放導致子宮出血。
4、子宮動靜脈瘺
這種情況發(fā)生于剖宮產術后1-2星期內較多,也有產后8-10星期的。出血量大,是由于剖宮產手術操作不當及不恰當的宮腔操作導致。當宮腔內有殘留物機化時,殘留物與子宮肌層之間或部分肌層內也會出現較豐富血流信號。
5、子宮假動脈瘤
形成的病因與子宮動脈的損傷相關,發(fā)病時間間隔無明顯統計學差異。
6、子宮憩室
當子宮肌層受損愈合不良時,可出現腔隙,形成憩室。
7、其他因素
如產婦嚴重貧血、重度營養(yǎng)不良、合并子宮肌瘤、產后絨癌、血友病或遺傳性凝血障礙疾病等。
所以,我們對于產后出血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,畢竟早知道可以早預防,產后出血對產婦的威脅也比較大,只要知道怎么更好的預防,就為我們的健康多一份保障。
月經能夠側面的反應女性的身體健康狀況,所以當月經出現異常時,值得重視!那月經血塊特別大這一情況跟什么原因有關呢?
孕期便秘對孕婦身體影響大,便秘會讓體內的毒素無法及時排出去,很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問題。
產后漏尿不但影響健康,也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,所以產后漏尿的尷尬值得每個寶媽重視!
當發(fā)現寶寶有紅屁股時,家長除了擔心,也希望找到適合的辦法來改善紅屁股問題,那么寶寶紅屁股怎么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