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乳牙脫落恒牙萌出,這段時間稱為“替牙期”(換牙期)。在此階段,孩子同時存在乳牙和恒牙,你會發現孩子的牙齒狀況不斷:新長出的恒牙排列不齊;替換的恒牙已經萌出,乳牙卻尚未脫落……對這些狀況,家長該怎么處理呢?
新牙萌出舊牙就要拔掉
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內科專科主任阮毅介紹道,孩子6歲左右第一顆恒牙開始萌出,12歲左右最后一顆乳牙脫落,孩子的替牙期長達六年。“這段時間最常見的是‘萌出性齦炎’,就是恒牙萌出穿破牙齦時,周圍的牙齦發生紅腫。遇到這種情況,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處理,避免炎癥的反復和加重。”他表示。
很多家長會發現,孩子剛剛長出的恒牙歪歪扭扭,很難看。“醫學上有個專用名詞叫丑小鴨期,就是指這個階段寶寶口腔里牙齒比較亂,有些乳牙掉了,恒牙還沒長出來,而長出來的恒牙也是排列不齊,不美觀。”他說。家長們不用著急,隨著恒牙位置的慢慢調整,牙齒排列會逐漸變整齊,12歲左右“丑小鴨”就會變成“白天鵝”。如果孩子到12歲左右,牙齒還是很不整齊,這個時候牙齒位置已基本穩定,就可以去矯正牙齒了。
此外,替牙期常遇到乳牙尚未脫落,替換的恒牙已經萌出的現象。阮毅表示:“此時要及時拔掉乳牙,否則可能會導致將來牙列不齊。”
舊牙有問題會影響新牙
齲病(蛀牙)是乳牙最常見的疾病。可生活中,很多家長誤認為乳牙有問題是不重要的,因為始終要換掉,這是要糾正的錯誤觀念。口腔內科劉墨醫生提醒道家長:乳牙有問題沒有及時處理,容易影響恒牙。
在替牙期,乳牙如果有齲病形成齲洞,就容易積存食物,產生細菌,導致旁邊恒牙的齲壞;如果乳牙齲壞嚴重至殘根或脫落,就會使旁邊臨近的牙齒傾斜移位,導致后繼恒牙的生長空間喪失,造成寶寶將來的恒牙牙列擁擠以及咬合功能不良。
“即使孩子沒到換牙的年齡,乳牙有問題也得及時處理,”劉墨說,“因為每個乳牙牙根的下面都有一個正在發育的恒牙牙胚,而恒牙的發育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,要在頜骨里經歷數年的發育方能萌出,萌出后還要3~5年的時間恒牙的牙根才能完全發育完成。在這個過程當中,如果上面的乳牙化膿、發炎,就會影響到所替換恒牙的發育,造成恒牙形態畸形。”
劉墨表示,刷牙是預防蛀牙最有效的方法,小朋友可以用硅橡膠制成的指套式牙刷,也可以是軟毛小頭的尼龍牙刷。3歲以下的寶寶還不能有效地將口內液體吐出,因此不建議使用含氟的防齲牙膏。蛀牙早期無任何不適,建議家長帶孩子每半年定期進行口腔的健康檢查。